这个时代,为什么应当给00后更多的宽容

日期:2025-11-15 21:17:16 / 人气:5

"
自本账号建立以来,后台私信经常有大学生与我讲述他们的困惑,以及询问对未来的迷茫。对于他们,我一方面尽可能给予答复,但另一方面我也深感惭愧。毕竟我也只是一个搞研究的,我的建议究竟又能给他们多大帮助呢?
但我还是想基于此,谈谈我对这一代人困境的理解,或者说为什么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。
一、00后人生的快
站在今天回头看,00后是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群体。
从时代的进程上看,在他们人生的前20年,他们见证了华夏5000年从未有过的时代红利。当第一批00后出生的那一年,中国GDP为8.8万亿,而当他们踏入社会的那一年,中国的GDP已经变成了120万亿,22年之间增长了13.6倍。而如果以绝对值来看,这22年的经济增长占新中国建立近80年总增量的8成。
在这种时代推力下,“高速增长”这一概念便已经刻在他们DNA记忆中。
而从家庭结构上,他们经历了中国家庭史上前所未有的“六对一”时代。作为80后的孩子,00后是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二代,想来也可能是最后一批。他们自出生的那一天起,便承担了不止父母的希望,而是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数个家庭的期望。
这种期望在他们少年时代便转化为了压力,作为疯狂教培时代的产物,他们对于周末的记忆往往是在一个又一个补习班。在教培行业最疯狂的年代,他们的家长养活了70万教培机构与1000万教师。
在这种家庭压力下,00后似乎跑得慢一些都成为了一种原罪。
从个人意识形态上,他们是受“努力读书—名校—高薪职业”这套线性成功叙事逻辑影响最深的一代。自中国加入WTO后,巨量诞生的企业吸纳了海量高学历人才,在此背景下,名校毕业似乎必须与高薪划上等号。而这套线性叙事逻辑,又通过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,提前告诉了他们。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,他们在少年时代见证了大量一夜成名的故事,最终成为线性成功逻辑最极致的信徒。
于是他们的成长路径,都被预设了一条看似黄金实则狭窄的道路,从重点小学到名牌大学,再到光鲜的互联网大厂或大型企业的核心岗位。
可以说,在他们在未成年之时,就已经以快进的方式提前知晓了成人世界的剧本。
然后,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,当他们遵循着这套既有规则,终于耗尽心力抵达终点时,却发现自己闯入了一个全新的,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。
二、00后人生的慢
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可以永远维持高速增长状态,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,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是一种必然现象。在经历了自WTO后接近20年的超级红利后,当下的中国也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。
但这对于00后来说意味着什么?
一个现实是,其实不止是00后,当下许多人其实没有经历过慢发展的时代。自1992年南巡以来,经济的高速增长早已成为一种常态,这30年来,我们已经习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,似乎一切的问题只需要用增长就能解决。
但鲜少有人思考,如果未来是一个慢发展的时代,我们应当如何应对?
事实上,当下的社会正在承受着慢与快的撕裂,而00后成为了这场撕裂的最中心。一方面,他们要在前二十年习惯了十余倍增长的大环境下,突然适应每年5%甚至更低的增速。另一方面,他们还要承受线性的成功叙事逻辑瓦解的阵痛。
00后面对的是一个与20年前完全不同的世界。首先,机会不再集中涌现,其次,学历不再保证阶层跃升,努力与回报之间的线性关系越来越模糊。
在此背景下,学会慢下来其实是每一个00后的必修课,因为“慢”既是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必然,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保护。毕竟最近这5年,越努力越负债已经从一个笑话逐渐变成了一个事实。
当下越来越多的00后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,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慢下来的表现。是在被动减速中开始孕育出主动的反思。
但在慢下来的过程中,00后的最大困境是什么?
当下的社会,大家依然对于“快”有很强的惯性认知,马上成功依然还是许多人的主基调。在这种舆论环境下,00后的慢似乎显得有一些格格不入,再加上他们本就是社会群体中年龄最小的一代人,承担了在社会从快到慢的转型中面临双重失语的困境。
向上,他们无法说服长辈,当父辈仍沉浸在高速增长的意识形态下,他们试图解释慢的必然性,却只能在你就是不够努力的回应中陷入沉默,这种代际沟通的断裂,让他们既无法获得理解,也难以卸下愧疚。
对内,他们无法说服自己,少年时代被植入的线性成功基因,会让他们陷入持续的精神内耗。比如,一边是对快的路径依赖(比如是不是我再多投几份简历就能上岸),另一边是对慢的清醒认知(这个行业已经饱和了,我需要重新寻找方向)。
一个非常可见的困境是,作为社会结构中最年轻、最缺乏话语权的一代,他们被迫成为了快与慢转型中的实验品,而社会对他们现实处境的不理解,其实加剧了这种转型的痛苦。
最后我想,00后或许会成为中国第一代真正理解“高质量发展”意义的一代人,也许到30年后,当未来有人回望这段历史,会发现,00后并不是垮掉的一代,而是在慢中学会了如何真正发展的一代。
只是在此之前,我们应当给他们更多的宽容,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种时代快慢之间的转换。
三、尾记
2022年,已经退役的刘翔在参加一档综艺时,一位孩子询问刘翔是否还是世界冠军,刘翔表示自己因为伤病已经退役。那位孩子马上问出了一个过去十余年几乎没有人问过的问题,那就是,刘翔的伤口还痛吗?
其实,这何尝不是当下的00后。
所有人都在关心他们跑得快不快,却鲜少有人问过他们跑得累不累,但其实他们本就是骏马。
"

作者:门徒娱乐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门徒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