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均25元的素食自助,排爆商场

日期:2025-11-03 15:28:45 / 人气:5



在餐饮市场增速放慢的大背景下,素食赛道却呈现出突飞猛进、爆发式增长的态势,“中式素食”席卷整个餐饮市场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素食为何能突然爆发?其未来又会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?

一、素食赛道:狂飙突进的繁荣景象

(一)品牌与门店的火爆

从去年开始,“中式素食”成为餐饮市场的热门。杭州的庆春朴门连续在北上广深开店,部分门店排队超2小时,广州店开业首日接待量突破1433人;宁波的素食自助品牌素满香加速拓店,门店数量已突破100家,近一半是过去一年内开出的。小红书上“到寺庙吃斋饭”成为流行话题,抖音上#素食话题播放量达36.5亿次,远超其他餐饮品类。

(二)市场数据亮眼

2020 - 2025年,中国素食复合增长率高达19.2%,远超全球平均水平,2025年素食消费频次同比暴涨217%,预计年底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,占全球市场的25%。国内纯素餐厅数量从不足5000家狂飙到近14000家,年均增速超25%,远超火锅、烧烤、快餐等热门品类。

(三)不同定位品牌的成功

 • 庆春朴门:作为“中式素食”代表性品牌之一,北京三里屯店凭借“新中式”装修风格、禅意造景、开放式厨房和新鲜现做的食材,虽人均消费100元左右不算便宜,但因其食材有机、选址优越,仍具有高“质价比”,工作日也需排队近40分钟。

 • 素满香:定位于大众快餐自助模式,人均消费25元,单店日均接待客流近千人,部分门店翻台率超6次,会员复购率超60%,覆盖16个省37座城市,累计服务超1亿人次。其“素食自助”以“极致性价比”吸引众多消费者,带动了所在商圈的人气,其经营模式也成为素食自助赛道的标配。

二、素食爆发的原因

(一)健康焦虑促使年轻人爱上吃素

2024年麦肯锡报告显示,62%的中国消费者把健康看作生活首要关注点,2025年中国城市居民养生花费超1000元,18 - 35岁年轻族群占比达83.7%。素食低负担、天然健康的特质契合了人们从“吃调味”到“吃原味”、“吃味道”到“吃健康”的饮食观念转变,25 - 35岁消费者贡献了68%的素食餐饮订单,95后在素食消费群体中的占比三年内飙升29%,年轻人成为“素食革命”主力。

(二)银发经济让吃素成为“刚需”

截至2024年末,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.1亿人,占总人口的22.0%;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.2亿人,占总人口的15.6%,中国进入“深度老龄化阶段”。高达77%的老年人出于健康考虑选择吃素,且年龄越大吃素比例越高,素满香55岁以上消费者占其客群的35%,老年人成为素食餐饮的基本盘。

(三)消费降级推动客群转移

曾经高端素食餐厅因“菜比肉贵”纷纷关店,人均消费200元以上的高端素食餐厅占比降至6% - 8%,而100元以下的平价素食餐厅占比高达70% - 80%。“素食自助”凭借“极致性价比”成为热门模型,带动了相关商圈的发展,其模式也成为素食自助赛道的标配。

三、繁荣下的隐忧:素食面临的五大挑战

(一)“佛系”经营,人才匮乏

素食行业连锁化程度偏低,超过30家店的连锁品牌寥寥可数。原因一是创业者多因宗教信仰或个人情怀开店,呈“佛系经营,靠天吃饭”,40%左右素食餐厅处于个体初级经营阶段,追求“小而美”,缺乏“野心”;二是素食行业严重缺乏既懂餐饮运营又理解素食理念的专业人才,经营思维与其他餐饮品类存在“代差”,营销不足,流量依赖选址,缺乏专业运营团队和供应链支撑。

(二)“宗教标签”成发展阻碍

传统素食餐厅从装修、音乐、店名到菜名都透着强烈宗教气息,将吃素与积功德等宗教概念联系,把90%的人挡在门外。素食应是广大食客的消费新选择,而非仅针对素食人群,庆春朴门创办者希望餐厅来的都是荤食者,素食的未来在于吸引“非素食人群”。

(三)“菜少 + 难吃”影响复购

对于“弹性素”人群,吃素面临SKU少和口味不佳的难题。素食自助的SKU远少于传统中餐,且受食材局限性和研发能力欠缺影响,难以与传统餐饮竞争。口味上,传统素食菜单结构单一,食材集中在豆类、菌类和碳水化合物,丰富度和多样性不足,若不在做法和口味上改进,会影响非素人群复购。同时,素食圈存在“素食鄙视链”,不利于吸引大众消费者。

(四)跨界竞争加剧

西式轻食在2025年进入快车道,Tims天好中国、奈雪的茶、肯德基等品牌纷纷推出健康轻食产品,抢占“年轻人的第一口健康餐”市场。在品牌号召力、营销推广、资本和供应链方面,中式素食难以跟上西式轻食节奏,且“中式素食”的锅气优势也正被突破,中式素食在竞争中需弥补诸多短板。

(五)供应链之困

素食产品同质化严重,菜单上多是菌菇、魔芋、豆制品等“老面孔”。一方面,素餐厅使用有机食材和优质植物蛋白导致成本居高不下,食材成本比传统中餐高出20% - 30%,限制了复购频次;植物基仿荤工艺添加油脂等与素食理念相悖,难以大范围使用。另一方面,素食餐饮连锁化率低、体量小,难以建立采购优势,供应链端也缺乏投入资源的动力,导致素食缺乏“超级大单品”。

四、素食的未来:机遇与破局之路

素食是少有的增量市场,机遇大于挑战。未来素食需不断进化和迭代:
(一)产品创新

围绕“果、菇、谷、蔬、植”五大类食材深度创新,进行中西融合,用“本土食材 + 全球风味”吸引年轻客群。

(二)品牌定位

市场需要性价比更高、客群更宽泛、兼容性更高的素食品牌,在20 - 100元价格带蕴含大量机会,快餐、正餐、火锅、烘焙、小吃等都有机会跑出全国影响力的连锁品牌。

(三)区域拓展

一线城市建店成本高、竞争激烈,素食餐饮可“向下走”,二三线城市市场潜力大,如素满香二三线城市占比达56%。

(四)模式拓展

零售已成为素食的第二增长曲线,如庆春朴门零售产品占总收入的20%。

素食具有天然的精神层面价值,将“精神与商业”有机结合,才能把素食从“流行”变为“刚需”,从小众走向大众。

作者:门徒娱乐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门徒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