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价烘焙攻占北上广:消费热潮背后的逻辑与挑战
日期:2025-08-23 13:17:54 / 人气:31

近期,精品烘焙在一线城市掀起了一阵热潮,成为消费市场的新焦点。UH祐禾北京合生汇店开业便引来长队,石头先生的烤炉上海首店试吃人群环绕半层楼,Paper Stone北京国贸店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,杭州、深圳等地门店更屡创日销10万元的佳绩。这些精品烘焙店产品价格显著高于普通面包,人均消费达40 - 60元,却依然吸引大量年轻人排队购买。
贵价烘焙风靡北上广
市场热度高涨
有关精品烘焙的讨论在小红书上热度居高不下,众多博主前往打卡,不少门店一大早就排起长队。博主@老赵在北京一家烘焙店发现,面包定价虽不低,但排队买单的人络绎不绝,结账时大家手中大多拎着三四款面包。
品牌纷纷布局
除了知名连锁店席卷北上广购物中心,不少精品烘焙品牌也异军突起,瞄准一线城市市场。如山东本土企业石头先生的烤炉,2023年开始走向专业化发展路线,采用一店一工坊模式,已覆盖全国20多座城市,拥有60余家门店,北京门店开业一周便创造排队神话。美心集团旗下高端烘焙品牌PaperStoneBakery以石窑焙烤工艺为特色,2018年进入深圳市场,2022年扩店至上海,2024年11月北京门店开业,目前已拥有20多家门店。此外,趁热集合、KUMO KUMO、the Rolling等精品烘焙品牌也纷纷在商场开店。
贵价烘焙受年轻人追捧的原因
打造高端消费心智
精品烘焙品牌的竞争本质是一场“消费心智”的争夺战。它们主攻一线城市、站位高端场景、打造网红装修,将“40元一个吐司”“60元一份欧包”的高价转化为“品质生活刚需”,把烘焙店打造成城市精英的“第三空间”,使价格成为价值的标签。
突出产品卖点
• 手工现烤:门店设置独立烘焙工坊,通过透明玻璃橱窗展示面包师现场揉面、切割等操作流程,配合蒸汽氤氲的视觉效果,强化“手工现烤”的真实感。
• 用料实在:人均消费虽在40 - 60元区间,但产品用料足、品类全、碳水管饱。它们用天然果蔬粉替代人工色素,以现熬车打芝士、天然果泥入馅,减少添加剂使用;选用进口黄油、新西兰安佳乳脂稀奶油、日本日清精细面粉等优质原料,从源头把控品质。在产品用料上十分大方,如水果蛋挞会使用大量草莓或蓝莓,核桃马里奥面包上铺满饱满核桃。
聚焦高端竞争策略
• 区域与选址:品牌优先锚定北上广等一线城市,选址精准锁定核心地段的高端商城,如北京合生汇、上海荟聚、深圳万象天地等,依托核心城市的高端消费力与商圈流量红利建立品牌势能。
• 空间设计:摒弃传统烘焙店的“温馨家常风”,采用“轻奢 + 工业风/自然风”的混合设计语言。运用金属、玻璃、原木等高级质感材质,搭配低饱和度暖色调,构建高端格调空间;设置“烘焙实验室”互动区、环形玻璃工坊等开放式烘焙工坊,打造兼具社交与分享价值的体验场景;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差异化设计,提升空间辨识度与吸引力。
贵价烘焙与“口红经济”的关联及挑战
与“口红经济”的契合
精品烘焙市场的崛起与“口红经济”存在深层联系。“口红经济”指经济下行时,人们收入减少、对未来预期保守,会减少大额开支,但仍期望满足一定品质要求,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变,如同口红能提升气色和自信、缓解焦虑。当前国内消费购买力下降,高端需求减少,但对高品质、有仪式感的需求增加,而传统烘焙存在高油高糖、同质化严重、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,难以满足消费者对新鲜、个性化产品的需求。精品烘焙提供高频、高附加值且能引发情感共鸣的产品,解决传统工业模式弊端,因此获得一定市场空间。
面临的挑战
• 成本问题:大多数高价烘焙采用直营模式,80%的门店开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大型商超,年租金高达百万是常见情况。现烤模式进一步推高后厨人工成本,一家成熟的高价烘焙店后厨至少要配备4 - 6名面包师,门店内还需要6名以上员工才能支撑日常运营,一家精品烘焙店月营业额达到200 - 300万才算业内顶尖。
• 复购率问题:很多精品烘焙店靠营销驱动,推出5折现金券、免费试吃等活动营造排队现象、激发消费欲望,但热度退去后,复购率有待考量。
未来发展方向
精品烘焙的“贵价现象”已成为观察消费趋势与行业升级的重要切口,这一轮崛起本质是捕捉“口红经济”机遇,填补了大众对“精致生活”的刚需。但它也面临“高端定位”与“可持续盈利”的矛盾,仅靠“贵价 + 场景”难持续,缺乏产品创新和运营提效,“贵价优势”易成泡沫。长期来看,精品烘焙需从“流量争夺”转向“价值沉淀”,以“产品硬实力”支撑贵价,用真材实料回应健康焦虑,用丰富品类满足多元口味,用开放厨房传递信任,用文化设计提升辨识度,穿越周期成为穿越周期的品牌。
作者:门徒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为什么说没有人比郭德纲更懂《赛...08-23
- 凌晨的反差:广州深夜的 “水果狂...08-23
- 贵价烘焙攻占北上广:消费热潮背...08-23
- 不追热点,vivo为何坚定押注MR...08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