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上半年百强房企成绩单:卖房少了三成,拿地却多砸三成钱
日期:2025-07-04 09:47:20 / 人气:20

7月1日,中指研究院发布《2025年1-6月房地产企业销售与拿地榜单》。这份“期中考试”成绩单显示:百强房企还在“卖不动”的困境里挣扎,但掏钱买地的手却大方起来了——销售额同比下降11.8%,拿地额却同比暴涨33.3%。
一、卖房成绩:十强席位稳了,但钱袋子瘪了
2025年上半年,百强房企总销售额1.84万亿元,比去年同期少了2400多亿,降幅11.8%。虽然还在跌,但比去年同期的“腰斩式”下滑(-41.6%)好歹缓了口气。
头部效应更强了:TOP10房企瓜分了市场近一半的蛋糕(48.7%),比去年又多啃了0.5个百分点。不过,这十家巨头的总销售额均值也比去年少了13.2%——就像班级里的尖子生,虽然还是考第一,但总分比去年低了。
销冠还是老熟人:保利发展连续三年霸榜销冠(1452亿元),中海地产稳居前三(1201亿元),华润置地、绿城中国紧随其后。但仔细看,这些大佬的销售额也在逐年下滑——曾经的“碧万恒融”时代彻底翻篇,现在连万科都从前三跌到了第七(686.6亿元)。
黑马绿城狂飙:从2022年的第13名冲到今年的亚军(1221亿元),绿城中国成了最大赢家。它的秘诀很清晰:
只在一二线城市拿地:避开三四线风险,专攻高能级城市;
低成本融资:平均融资成本3.7%(行业平均超6%),负债率逐年下降;
快周转+控土储:2024年新增货值权益占比提到79%,卖得快、囤得少。
相比之下,万科的处境就尴尬了。曾经“高负债、高周转”的带头大哥,如今拿地金额只剩5亿元(去年同期超千亿),正咬着牙转型“去库存”。
二、拿地疯狂:央国企仍是主力,民企悄悄发力
百强房企上半年砸了5065.5亿元买地,比去年多花了1200多亿。但仔细扒拉数据会发现:热闹是少数人的——73家央国企拿了60%的地,前十名里8家是国企/央企。
拿地前十新面孔:中国金茂、招商蛇口、保利置业、越秀地产挤进前十,取代了去年的中建系和中铁建。这些新玩家的共同点是:专攻核心城市优质地块。比如杭州、上海住宅用地溢价率回升,北京、成都楼面价创新高,“地王”又回来了。
民企开始敢花钱了:25家民企上榜(去年16家),滨江集团最猛——拿地金额翻倍到308亿元,几乎全押在杭州。成都也不甘示弱,虽然总出让金只有440亿,但同比暴涨超100%,主城区地块价格冲上“4万+”天花板。
不过,热闹背后藏着隐忧: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创十年新低(2.5亿平方米)。原来,疯狂集中在少数城市——一二线城市核心地块抢破头,三四线则冷清得底价成交都难。上海更魔幻:一边是内环地块溢价30%,一边是郊区地块无人问津。
三、市场真相:分化加剧,政策托底
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总结:“行业正从‘增量下行’转向‘品质升级’。”翻译成人话就是:房子不好卖了,但好房子依然抢手;房企不再拼规模,改拼谁能在核心城市抢到好地、盖出精品。
下半年怎么走?
新房市场:聚焦一二线城市改善需求(比如绿城的高端精品路线);
二手房市场:买卖双方继续“掰手腕”(房东不想降价,买家还想再砍);
土地市场:核心城市“地王”与三四线流拍并存,马太效应更强。
政策层面仍在给市场“兜底”——从宽松信贷到优化土拍规则,目的就一个:让房企敢拿地、百姓敢买房,慢慢把行业拉回正轨。
作者:门徒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黄杨钿甜母亲发声!称耳环是好友...07-18
- 洪啸回应《歌手 2025》三大热点:...07-18
- 王晶连爆顶流旧瓜引众怒:从票房...07-18
- 《冰湖重生》被曝补拍!黄杨钿甜...07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