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数14个特大城市:武汉人口连续两年增加超百万。

日期:2022-10-29 15:53:08 / 人气:184



原标题:盘点14个特大城市:武汉人口连续两年增加超百万,关佛“双星”城市化率超过90%。

到2020年,中国拥有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重庆、广州、成都、天津等7个特大城市,武汉、东莞、Xi、杭州、佛山、南京、沈阳、青岛、济南、长沙、哈尔滨、郑州、昆明、大连等14个特大城市。

根据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“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县”数据,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文喜近日表示,目前中国共有106个大城市,其中特大城市7个,特大城市14个,一类特大城市14个,二类特大城市71个。

到2020年,中国拥有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重庆、广州、成都、天津等7个特大城市,武汉、东莞、Xi、杭州、佛山、南京、沈阳、青岛、济南、长沙、哈尔滨、郑州、昆明、大连等14个特大城市。

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现,14个特大城市中有10个是省会城市,佛山和东莞是仅有的两个地级市。随着强省战略在多地的实施,武汉、长沙、郑州等省会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,相关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。与此同时,以长三角、珠三角为代表的主要城市群中的重点城市人口集中度逐渐提高。入围东北特大城市的沈阳、哈尔滨、大连,近年来因人口增速放缓或外流而面临挑战。

总的来说,人口的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,14个特大城市中有10个城市的GDP超过了万亿元。城市能级的提升意味着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增强,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资源。当然,一个城市基于人口规模的档次,并不能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唯一标准。

强省人口虹吸明显。

根据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分类标准的通知》,市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特大城市,500万以上不满1000万的城市为特大城市,300万以上不满500万的城市为一类特大城市,100万以上不满300万的城市为二类特大城市,50万以上不满100万的城市为中等城市,20万以上的城市为二类特大城市



2020年,14个特大城市中,武汉、东莞、Xi安的城市人口已经达到900万以上,接近特大城市水平;佛山、长沙、哈尔滨、昆明、大连等城市由I型大城市升级为特大城市。从区域分布来看,14个特大城市中有5个位于中西部,6个位于东部,3个位于东北。

2020年,武汉市区人口995.3万,距离特大城市仅一步之遥。武汉是中国的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,也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唯一的副省级城市。常住人口总数持续增长。

武汉作为九省通衢,具有很强的人口虹吸效应。2020年,武汉市常住人口1244.77万人,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978.54万人增加266.23万人,增长27.2%。2021年,武汉常住人口达到1364.89万人,比2020年增加120.12万人,增长9.7%,达到历史最高水平,人口增量居全国首位。同时,2021年武汉城市化率达到84.56%,同比提高0.25个百分点,创下历史新高。

这两年,武汉人口增长实现了飞跃,两年都增加了一百万。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认为,一方面,随着疫情后武汉经济的强劲复苏,以及沿海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,武汉工业发展势头良好,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来国内就业。另一方面,在强省战略下,湖北省内部人口流向武汉,尤其是武汉周边城市的人口流入。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,在14个城市中,武汉可能率先进入特大城市行列。

在14个特大城市中,东莞人口为955.76万,紧随武汉之后。值得一提的是,广东入围的东莞和佛山是14个城市中仅有的两个地级市,其他均为省会或副省级城市。

同时,东莞和佛山是城市化率最高的两个城市。2020年,14个特大城市的城市化率分别为佛山(95.2%)、东莞(92.1%)、南京(86.8%)、沈阳(84.5%)、武汉(84.3%)、杭州(83.3%)、长沙(82.6%)和大连。

东莞,面积只有2474平方公里,是目前人口密度最高的地级市。2021年,东莞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259人。2020年,东莞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,成为继广州、深圳之后,广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第三大城市。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,全市常住人口增加224.64万人,增长27.33%。

同样是特大城市的佛山,2021年常住人口961.26万人,比2020年末增加9.38万人,增长9.9%,高于全省。

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,随着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不断发展,我国主要城市群的人口集中度在不断提高。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主要城市群在经济、产业发展、就业创业机会等方面优势明显。在融合和协调发展的趋势下,它们的潜力不断显现,对人口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。

在14个特大城市中,西部地区包括Xi和昆明。作为西北地区的龙头城市,Xi也是国家中心城市。近年来,其人口迅速增加,有望在14个城市中步入特大城市行列。昆明规模较小,2020年常住人口846.01万人,城市人口534.09万人。但值得一提的是,2021年,昆明提出,到2025年,昆明人口达到1000万,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。数据显示,2021年末,昆明常住人口846.3万人,距离1000万的目标还差近150万人。从最近十年的趋势来看,昆明人口一直在稳步增长,有冲击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可能。

沈阳、哈尔滨、大连是东北三大特大城市。2020年,城镇人口分别为706.72万人、549.93万人和520.83万人。从总人口来看,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后,东北地区不再有千万人口城市。2021年,沈阳和大连常住人口分别比上年增加4.5万人和9万人,哈尔滨减少12.5万人。

目前中国大部分特大城市都是省会城市,14个城市中有10个是省会城市。面向2035年,许多省会城市提出了更高的人口规模目标。根据各地公布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,到2035年,郑州常住人口将达到1800万,武汉预计容纳1660万,长沙和合肥也将分别达到1500万和1300万。

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,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规律。随着很多地方实施强省强市战略,人口向强省强市流动的现象可能会更加明显。此外,此次确定的14个I型大城市中南宁、石家庄、厦门等城市人口已达500万关口,未来也有机会冲击特大城市目标。

十个特大城市GDP过万亿。

经济发展会吸引更多的人,人口集聚也会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。

从2021年的GDP总量来看,14个特大城市中有10个进入了万亿GDP俱乐部,分别是杭州、武汉、南京、青岛、长沙、郑州、佛山、济南、东莞、Xi安。



今年,杭州在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,跳出杭州谋划杭州,立足全局发展杭州,充分发挥全省大雁引领作用,努力成为国内一线城市和全球城市第一方阵。这是杭州首次提出成为一线城市的目标。

2021年,杭州GDP达到18109亿元,位居全国城市前十。从产业来看,杭州目前已形成视觉智能(数字安全)、生物医药与健康、智能计算、集成电路、网络通信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家居、智能装备、现代纺织等九大标志性产业链。作为“数字经济第一城”,杭州的标志性产业链中,有6条都与数字经济有关。2021年,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.6万亿元,占浙江省近六成;增加值4905亿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7%。

属于长三角地区的南京,多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。2021年,南京GDP总量达到16355.32亿元。汽车、钢铁、石化新材料、电子信息是南京的四大支柱产业。南京作为省会,经济落后于苏州,但综合实力较强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长三角城市群加快一体化的大背景下,杭州、南京的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。从产业结构来看,杭州和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分别超过60%、67.9%和62.1%。2021年,杭州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.2万亿元,占全市经济总量近七成,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近三分之一。2021年,南京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。

作者:门徒娱乐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门徒娱乐 版权所有